世界簡報 生態養殖有助環保 ShareTweet+1LinkedinPinterest 1 2歲的阿安與父母及姊弟住在越南的沿海地區,那兒的沙土不利種植。宣明會協助阿安的父母學習生態養殖的技術,實踐可持續農業。他們的農場加添了豬、鴨和魚,還種植了樹木,以牢固土壤及作為防風林。他們還在家中生產沼氣。這一切不僅足以幫助阿安的父母為家人提供日用所需,還能夠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。現時,阿安所住的社區已有逾300個家庭使用沼氣做飯。 阿安親身說出他們一家的故事: 我們的家飼養了一窩 500 隻的鴨子。當牠們的腿長大至可以在水中游,媽媽便會帶牠們到池塘。在那裡,他們可以在水草找吃的。媽媽每年飼養三窩鴨子,可以賺取約 1,800 萬越南盾(約 800 美元)。 我們家旁邊的池塘養了魚,可以用作晚餐。如果媽媽需要錢買些食物,爸爸就會拿漁網到池塘捉魚,讓媽媽拿到市場去賣。 我每次看見池裡都是魚,還有旁邊的綠色防風林,我不能相信這兒以往只是一個白色的沙丘,爸媽竟然把這片光禿禿的土地,變成了一個綠悠悠和出產豐饒的農場。 我們不會把所有的魚都拿來吃,小魚會放回池塘,希望牠們能夠繁殖出更多的魚。 宣明會也幫助爸媽興建了一個沼氣池,用於做飯,還能夠幫助保護環境。我們收集豬圈裡豬隻的排池物,用來製造沼氣這環保燃料。爸媽更會善用沼氣池裡的殘餘,用作灌溉蔬菜和稻田的肥料,以及作為魚的飼料。 我希望我們的村落永遠都這麼青翠、清潔和安全,讓每一個人也安居。爸媽亦使用了沼氣,保護環境。而且,努力了超過 15 年,才把這片曾經光禿禿的白色沙地,變成現在綠悠悠和出產豐饒的農場。所以,爸媽時常說:「生態養殖,可以幫助保護環境。」 更多相關南蘇丹:立國五年的五個心聲07 月 13 日, 2016年難民母親的日程表06 月 17 日, 2016年遏止消費背後的血汗童工06 月 8 日, 2016年難民兒童以繪畫 分享他們的故事05 月 19 日, 2016年不因我是男或女05 月 5 日, 2016年水利項目增強抗逆力 應對加劇的厄爾尼諾現象04 月 16 日, 2016年